城区黑臭水体治理:建宁港拉开蝶变序幕
发布日期:2019-06-14作者:信息来源:市住建局
6月12日,建宁港又上“株洲头条”了。不过,与往日不同,这次的讨论声中,更多的是期待与鼓舞——当天,建宁港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开工。
建宁港,发源于荷塘区明照乡石子岭,干流全长12.2公里,流域面积36.9平方公里。株洲古称建宁,城区也只有一条“建宁港”。
很长一段时间里,这条横跨荷塘、芦淞二区,又与株洲古称谓同名的港口,集合了地方历史发展、文化特色、生活生态等多重意义,是城区最为“本土”的城市内河。
然而,随着城市快速发展,建宁港受到侵袭,水系污染日益严重,两岸环境景观质量逐年下降。今天,古港道已成为市区最大的生活污水接纳体。
情况有多恶劣?
资料显示,截至目前,建宁港全流域各类排口超过160个。建宁港及果园路支渠的淤泥厚度基本上都在15厘米至50厘米之间,据此测算出的全港淤泥清淤量总计有 43600 立方米。如果把这些淤泥堆积在一个标准足球场内,可以堆到 6 米高。
一位业内人士透露,早在十年前建宁港治理就已经提上议程,但由于其横跨两区,流域范围广,沿线居住人口密度大,产业繁多,污染源点多面广,“最长的一条暗涵达800米,”他坦言,再加之资金等问题,多年治理一直效果不彰。
这条被定性为“重度黑臭”的龙须沟何日复清流,一直成为市民特别是附近居民心中急切之问。
污染防止攻坚战打响,根据各级目标任务,今年,《beat365官方app下载手机版_365名品汇推荐码多少_365是正规平台吗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实施方案》(下称《方案》)正式印发,明确到2020年底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%以上。要想达标,首先就要啃下建宁港这块“硬骨头”。
6月12日举行的开工仪式对外介绍,建宁港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建宁港主渠长6.4km、果园支渠长1.8km,分为控源截污、内源治理、河道水系修复、活水、植物生态系统构建5项工程。
控源截污,采取沿港铺管截污的方式,完善全港沿线纳污干管,封堵排污口,将纳污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引入污水处理厂,尽全力消灭污水直排港道。
内源治理,首要是清淤,清理出来的淤泥,将通过脱水固化之后,统一送垃圾场无害化填埋。
河道水系修复,通过“IMA处理系统-微纳米曝气联用技术“,将河水脱氮去磷。
活水,建宁港及果园路支渠将分别新建 4 座和 1 座液压坝,通过分级蓄水溢流,让港水动起来。
植物生态系统构建,既是造绿,也是生态修复。见缝插绿、整理现有植物,新植亲水观赏性植物,还将在港渠内投放鱼贝藻等水生动植物,进一步加强水体的自净能力。
根据计划,今年底,建宁港要消除黑臭,明年底,则要达到V类(普通景观用水)水质标准。
据悉,建宁港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采取PPP模式,SPV公司(特别目的公司)已于上个月入驻办公,所有前期准备已经就绪。
这一次,建宁港蝶变真正开启倒计时了。
责任编辑:住建局管理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