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白石港/建宁港……这12处黑臭水体2020年底前要整治

        发布日期:2018-04-27作者:信息来源:株洲晚报

            站在城区的江景楼,目之所及却是一条臭水沟,旁边,市民正随着音乐跳广场舞;古城墙外洣江岸边,铁犀栩栩如生,不远处的淀湖内水体却发黑发臭,藻类植物茂盛。这是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(下简称“黑臭水体整治办”)一位工作人员在醴陵和茶陵摸排黑臭水体时印象最深的两个场景。

            类似情况有望改观。近日,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,今年4月下旬,连同醴陵东岸河、西岸河、二圣河,茶陵淀湖在内的12条黑臭水体,被纳入区、县(市)级黑臭水体整治项目。到2020年底前,这些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,实现县(市)区河道水循环正常、水生态良好。

        茶陵淀湖中,漂浮着大量植物(市住建局 供图)

        【案例】

            生活污水汇入淀湖被藻类大面积“侵占”

            茶陵淀湖“藏污纳垢”由来已久。“本就是一潭死水,加上周边居民往里排放生活污水,就成了现在这样。”茶陵县重点工程建设办主任罗李勇介绍,淀湖湖水原来源于洣江,后由于采砂防洪等原因,洣江河床降低,河堤抬高,淀湖里面的水流不出去,外面的水又流不进来,就成了一潭死水。随着周边住户增多,生活污水汇入其中,淀湖富营养化,滋生了大面积藻类植物,天气一热,湖水散发出难闻的气味。

            为了防止淀湖水体继续恶化,去年下半年,当地政府在周边住户房屋外安装了悬管,切断污染源。同时,抽干淀湖湖水,将湖底淤泥运走。罗李勇称,该工程已纳入茶陵古城保护开发项目。目前正在实施截污纳管行动,修建集中井设施等工程,整治实施期为2018年至2019年。

        【原因】

            多为历史遗留问题整治难度大

            记者了解到,此次新摸排出来的12条黑臭水体,多集中在居民生活区。例如,醴陵西岸河,因流经主城区,且流经区建筑物、道路、桥梁、涵洞、机关企事业单位、居民小区多,情况复杂,“整治范围内房屋密集且离河较近,无施工工作面,且居民自建的排水设施混乱,要完全整合集中排放难度大,整治难度也大。”醴陵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            “很多黑臭水体的形成是历史遗留问题,比如地下管网规划不够,周边房屋建设时重开发轻保护,居民环保理念不够,生活污水外排。”黑臭水体整治办一位工作人员介绍。按照规划,今年,天元区、芦淞区、荷塘区、石峰区、茶陵县、攸县应确保完成所有前期审批报建工作,具备开工条件。根据省厅要求,醴陵市二圣河水体应完成整治工程建设并达到验收标准,醴陵市西岸河水体应完成所有前期审批报建工作并启动建设。


        责任编辑:住建局管理员